4s
結他演奏家楊雪霏一月將來到澳門,去年的音樂會被取消,今次文化中心將重新邀請到楊雪霏,聯手琵琶演奏家孫瑩與二胡演奏家陸軼文,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為觀眾帶來一場音樂盛宴。這裡再次刊登李正欣博士的專題文章,為大家介紹被視為當今全球最具天賦的女性結他演奏家之一的楊雪霏,以及預告一下今次音樂會的精彩曲目。

中國素描
新編樂曲開拓新天地

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古典結他天后楊雪霏載譽全球,演繹巴洛克、西班牙與拉丁美洲音樂的精湛造詣備受讚賞。《中國素描》邀來了孫瑩(琵琶)與陸軼文(二胡)與楊雪霏同台合奏,擴濶音樂視野之餘,更讓大衆欣賞中國音樂的韻味。
備受歡迎的結他
流行音樂與民歌熱潮讓結他這個樂器於上世紀風靡一時——它無論在舞台或銀幕上無處不在,甚至打進了普通家庭以及大學宿舍。1964年,當甲蟲樂隊(又名「披頭四」)在香港巡演(地點是尖沙咀樂宮戲院),你可以想像熱情的觀衆目睹大明星演奏電結他時的無比興奮。而原聲結他(木結他)因為亞洲地區「校園民歌」的興起,在過去幾十年來成為年青人最愛的樂器,銷量飆升。
其實,結他這個現代樂器只不過是一個龐大的器樂家族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員罷了。這個器樂家族包括文藝復興期的魯特琴、阿拉伯烏德琴、美國班卓琴與中國琵琶。儘管體積、形狀與構造原料有異,它們卻有不少共同點:演奏者把樂器抱在懷中、琴身的背板緊貼肚皮,左手在指板上滑動,右手彈撥琴弦。
繽紛多姿的撥弦
也許最令人聯想起的結他聲音,就是樂手撥弄和聲製造出來的豐富效果。可是結他也可以奏出美妙的旋律,充當獨奏與伴奏的角色。以上描述的特性,同樣可以套用於琵琶身上。
你可以想象結他與琵琶齊奏的效果嗎?《中國素描》的曲目中包括三首二重奏,它們都凸顯這兩個樂器的異同點。《梅花三弄》源自古代文人雅士的傳統,是古琴名曲。楊雪霏特別改編貝洛•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把重點放在撥弦清脆的音色,回溯這位匈牙利作曲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特蘭西瓦尼亞一帶采風收集到的音樂素材。令人雀躍的是,新加坡出生、現居北京的作曲家林億的一部近期作品《佛蘭明高舞曲》也將在舞台上亮相。這部當代作品向西班牙最標志性的音樂傳統致敬,同時也提醒我們,不同國家的音樂特徵在今天的「地球村」早已水乳交融。
配器編曲的藝術
楊雪霏在接受獨家採訪時談及自己在國際樂壇上,除了擔任演奏以外,還有編曲。自從她二十年前開啓演藝生涯,心裏就有一團火,期望通過結他介紹並推廣中國作品。就像巴赫把同一部作品配上不同樂器,她洞悉音樂的多元性與彈性處理的優點。衡量編曲成功與否,對她來說,就是「能否捕捉到音樂的意境」,把一直以來喜愛的中國音樂傳遞給全球結他愛好者共享。
《中國素描》的曲目包括不少改編自中國古代現代經典的結他(或加上琵琶、二胡)版本。最新的作品為徐昌俊的《劍器》,本為柳琴(外形似琵琶但略小)獨奏,創作動機源自杜甫唐詩《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春江花月夜》在明朝廣傳,通常以琵琶演奏,但楊雪霏的結他版本引領我們進入令原作更升華的境界。
精粹與神采
過去一百年,中國音樂經歷了重大的蛻變。西方音樂所帶來的衝擊,衍生了不少廣大觀衆追捧的交響樂作品。這些經典作品之中,最為人津津樂道非《梁祝》莫屬。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於1959年(正藉慶祝立國十周年)首演轟動一時,過了一個甲子還是歷久不衰。小提琴獨奏部分曾經用上不同樂器替代,但楊雪霏與二胡演奏家陸軼文的二重奏呈現這個凄美愛情故事那些動人段落,感覺就像室內樂般親昵。二胡要比小提琴更加婉轉,更能夠為故事增添神采。正因為《梁祝》的主題源於越劇,二胡奏出的效果更加貼近民族傳統。《中國素描》演出曲目也包括兩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管弦樂作品的改編版本:《瑤族舞曲》(結他獨奏)與《彩雲追月》(結他與二胡)。這兩部作品糅合優美的樂句與令人陶醉的節奏律動,讓中國音樂的色板更加豐富,更具神采。
IMG_4095-Retouch Neil Muir XD 15XD 3XD
東西融合新連線
楊雪霏深信打動心靈的音樂本質與精神超越時空、穿越國界。編曲或配器必須為原來的作品「加分」,要不然就徒勞無功了。結他這個樂器可以營造細膩的單音與泛音效果,轉過來又可以奏出排山倒海般的震撼樂章,提供了楊雪霏無窮的可能性。正因結他經常與其他樂器合奏,楊雪霏也為朋輩音樂家打開一扇門,讓音樂領域繼續擴大。
音樂會的曲目編排的初衷就像為觀衆設計一個既愉悅又富有靈性的旅程。這一次我們也有機會找到一些隱藏的寶藏。聽罷接地氣的佛蘭明高風格作品(胡安•馬丁的獨奏曲目),我們有機會接觸林億向安達盧西亞音樂傳統致敬的《佛蘭明高舞曲》。每一首作品的背後不但是歷史與故事,還有一代一代藝術家送給上一輩與同輩,從心靈深處帶出來的奉獻。
楊雪霏 古典結他
楊雪霏是當今活躍在國際舞台的頂尖古典結他演奏家之一。她是中國進入音樂學院學習結他並取得結他學士學位的第一人,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取得學院深造取得最高演奏文憑後定居於英國,並在歐洲各大音樂廳與音樂節中現身,成為在國際舞台成功開創職業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國結他演奏家。楊雪霏被BBC音樂雜誌評選為世界六位頂尖古典結他演奏家之一,是入選權威音樂雜誌《古典FM》「世界百位最佳音樂家」的兩位結他演奏家之一。她的演出足跡橫跨美洲、歐洲和亞洲50 多個國家,2015年起楊雪霏擔任長沙國際結他藝術節的藝術總監。
陸軼文 二胡
陸軼文是二胡藝術領域極具演奏實力和發展潛力的領軍人物之一,她是上海音樂學院青年二胡教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二胡學會理事。陸軼文多年來屢獲獎項,是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與文華獎的雙金獎獲得者,更於2018年被評為「2016-2017中國民族音樂年度新人」,2019年入選「上海青年文藝家」計劃,同年榮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舞台藝術表演」資助,成功舉辦《中國旋律——二胡與交響樂的對話》個人專場音樂會;2020年成功舉辦十餘場《亦聞‧亦樂》二胡獨奏音樂會中國巡演,深受業界好評。
孫瑩 琵琶
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委員會委員,國家大劇院客座琵琶演奏員。200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李光華教授、樊薇教授,之後繼續深造。2012年起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在多部原創劇中擔任琵琶獨奏,曾與多個樂團及知名藝人合作。孫瑩近年來多次在唱片及電影、電視配樂中擔任琵琶錄製工作。2016至2018年在 CCTV 春節聯歡晚會中擔任琵琶獨奏,2018年作為琵琶獨奏錄製「韓國平昌冬奧會—中國八分鐘」。近年出訪南非、芬蘭、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個國家地區,不斷將中國傳統音樂以及琵琶的聲音帶到世界各地。
4s
結他演奏家楊雪霏一月將來到澳門,去年的音樂會被取消,今次文化中心將重新邀請到楊雪霏,聯手琵琶演奏家孫瑩與二胡演奏家陸軼文,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為觀眾帶來一場音樂盛宴。這裡再次刊登李正欣博士的專題文章,為大家介紹被視為當今全球最具天賦的女性結他演奏家之一的楊雪霏,以及預告一下今次音樂會的精彩曲目。
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古典結他天后楊雪霏載譽全球,演繹巴洛克、西班牙與拉丁美洲音樂的精湛造詣備受讚賞。《中國素描》邀來了孫瑩(琵琶)與陸軼文(二胡)與楊雪霏同台合奏,擴濶音樂視野之餘,更讓大衆欣賞中國音樂的韻味。
備受歡迎的結他
流行音樂與民歌熱潮讓結他這個樂器於上世紀風靡一時——它無論在舞台或銀幕上無處不在,甚至打進了普通家庭以及大學宿舍。1964年,當甲蟲樂隊(又名「披頭四」)在香港巡演(地點是尖沙咀樂宮戲院),你可以想像熱情的觀衆目睹大明星演奏電結他時的無比興奮。而原聲結他(木結他)因為亞洲地區「校園民歌」的興起,在過去幾十年來成為年青人最愛的樂器,銷量飆升。
其實,結他這個現代樂器只不過是一個龐大的器樂家族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員罷了。這個器樂家族包括文藝復興期的魯特琴、阿拉伯烏德琴、美國班卓琴與中國琵琶。儘管體積、形狀與構造原料有異,它們卻有不少共同點:演奏者把樂器抱在懷中、琴身的背板緊貼肚皮,左手在指板上滑動,右手彈撥琴弦。
繽紛多姿的撥弦
也許最令人聯想起的結他聲音,就是樂手撥弄和聲製造出來的豐富效果。可是結他也可以奏出美妙的旋律,充當獨奏與伴奏的角色。以上描述的特性,同樣可以套用於琵琶身上。
你可以想象結他與琵琶齊奏的效果嗎?《中國素描》的曲目中包括三首二重奏,它們都凸顯這兩個樂器的異同點。《梅花三弄》源自古代文人雅士的傳統,是古琴名曲。楊雪霏特別改編貝洛•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把重點放在撥弦清脆的音色,回溯這位匈牙利作曲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特蘭西瓦尼亞一帶采風收集到的音樂素材。令人雀躍的是,新加坡出生、現居北京的作曲家林億的一部近期作品《佛蘭明高舞曲》也將在舞台上亮相。這部當代作品向西班牙最標志性的音樂傳統致敬,同時也提醒我們,不同國家的音樂特徵在今天的「地球村」早已水乳交融。
中國素描
新編樂曲開拓新天地
配器編曲的藝術
楊雪霏在接受獨家採訪時談及自己在國際樂壇上,除了擔任演奏以外,還有編曲。自從她二十年前開啓演藝生涯,心裏就有一團火,期望通過結他介紹並推廣中國作品。就像巴赫把同一部作品配上不同樂器,她洞悉音樂的多元性與彈性處理的優點。衡量編曲成功與否,對她來說,就是「能否捕捉到音樂的意境」,把一直以來喜愛的中國音樂傳遞給全球結他愛好者共享。
《中國素描》的曲目包括不少改編自中國古代現代經典的結他(或加上琵琶、二胡)版本。最新的作品為徐昌俊的《劍器》,本為柳琴(外形似琵琶但略小)獨奏,創作動機源自杜甫唐詩《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春江花月夜》在明朝廣傳,通常以琵琶演奏,但楊雪霏的結他版本引領我們進入令原作更升華的境界。
精粹與神采
過去一百年,中國音樂經歷了重大的蛻變。西方音樂所帶來的衝擊,衍生了不少廣大觀衆追捧的交響樂作品。這些經典作品之中,最為人津津樂道非《梁祝》莫屬。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於1959年(正藉慶祝立國十周年)首演轟動一時,過了一個甲子還是歷久不衰。小提琴獨奏部分曾經用上不同樂器替代,但楊雪霏與二胡演奏家陸軼文的二重奏呈現這個凄美愛情故事那些動人段落,感覺就像室內樂般親昵。二胡要比小提琴更加婉轉,更能夠為故事增添神采。正因為《梁祝》的主題源於越劇,二胡奏出的效果更加貼近民族傳統。《中國素描》演出曲目也包括兩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管弦樂作品的改編版本:《瑤族舞曲》(結他獨奏)與《彩雲追月》(結他與二胡)。這兩部作品糅合優美的樂句與令人陶醉的節奏律動,讓中國音樂的色板更加豐富,更具神采。
東西融合新連線
楊雪霏深信打動心靈的音樂本質與精神超越時空、穿越國界。編曲或配器必須為原來的作品「加分」,要不然就徒勞無功了。結他這個樂器可以營造細膩的單音與泛音效果,轉過來又可以奏出排山倒海般的震撼樂章,提供了楊雪霏無窮的可能性。正因結他經常與其他樂器合奏,楊雪霏也為朋輩音樂家打開一扇門,讓音樂領域繼續擴大。
音樂會的曲目編排的初衷就像為觀衆設計一個既愉悅又富有靈性的旅程。這一次我們也有機會找到一些隱藏的寶藏。聽罷接地氣的佛蘭明高風格作品(胡安•馬丁的獨奏曲目),我們有機會接觸林億向安達盧西亞音樂傳統致敬的《佛蘭明高舞曲》。每一首作品的背後不但是歷史與故事,還有一代一代藝術家送給上一輩與同輩,從心靈深處帶出來的奉獻。
楊雪霏 古典結他
楊雪霏是當今活躍在國際舞台的頂尖古典結他演奏家之一。她是中國進入音樂學院學習結他並取得結他學士學位的第一人,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取得學院深造取得最高演奏文憑後定居於英國,並在歐洲各大音樂廳與音樂節中現身,成為在國際舞台成功開創職業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國結他演奏家。楊雪霏被BBC音樂雜誌評選為世界六位頂尖古典結他演奏家之一,是入選權威音樂雜誌《古典FM》「世界百位最佳音樂家」的兩位結他演奏家之一。她的演出足跡橫跨美洲、歐洲和亞洲50 多個國家,2015年起楊雪霏擔任長沙國際結他藝術節的藝術總監。
陸軼文 二胡
陸軼文是二胡藝術領域極具演奏實力和發展潛力的領軍人物之一,她是上海音樂學院青年二胡教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二胡學會理事。陸軼文多年來屢獲獎項,是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與文華獎的雙金獎獲得者,更於2018年被評為「2016-2017中國民族音樂年度新人」,2019年入選「上海青年文藝家」計劃,同年榮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舞台藝術表演」資助,成功舉辦《中國旋律——二胡與交響樂的對話》個人專場音樂會;2020年成功舉辦十餘場《亦聞‧亦樂》二胡獨奏音樂會中國巡演,深受業界好評。
孫瑩 琵琶
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委員會委員,國家大劇院客座琵琶演奏員。200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李光華教授、樊薇教授,之後繼續深造。2012年起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在多部原創劇中擔任琵琶獨奏,曾與多個樂團及知名藝人合作。孫瑩近年來多次在唱片及電影、電視配樂中擔任琵琶錄製工作。2016至2018年在 CCTV 春節聯歡晚會中擔任琵琶獨奏,2018年作為琵琶獨奏錄製「韓國平昌冬奧會—中國八分鐘」。近年出訪南非、芬蘭、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個國家地區,不斷將中國傳統音樂以及琵琶的聲音帶到世界各地。
15XD IMG_4095-Retouch Neil Muir XD 3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