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FEIcover
中國素描
這一場音樂會分為四個單元,再加上尾聲。原因很簡單:不同單元展現獨奏、二重奏(不同樂器組合),到了最後是三重奏。這樣的編排讓舞台監督的工作輕鬆得多,也方便音樂家出場入場。

與此同時,每一部分的順序也給我們游走東西方音樂世界的大好機會。或者「章節」這個詞匯更為恰當,因為每一章節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特點,敘述的内容也各有不同,彼此之間的多種關聯構成一個音樂宇宙的版圖。
一・
我們從中國出發,但是這兩首作品——任光的《彩雲追月》與陳鋼及何占豪合作的《梁祝》——的創作背景有很大的區別,讓我們察覺到1949年前後中國近代史的巨變。

任光(1900–1941)是上世紀開拓中國表演藝術行業的專業音樂人。他於1928年自巴黎畢業回上海,任職百代唱片公司節目部主任,負責歌曲創作及電影、戲劇配樂等工作,對於推動中國音樂發展不遺餘力。《彩雲追月》屬於改編作品(百代國樂隊所灌錄的唱片於1935年發行),原為著名廣東音樂曲調,在晚清時期已經流行。這首樂曲一開始的旋律(寬度超過一個八度)令人一聽難忘,現今的不同器樂版本備受歡迎,包括鋼琴獨奏、弦樂四重奏,當然也包括管弦樂。抗戰期間,任光加入新四軍,但在皖南事變中犧牲。但他早年提拔聶耳影響深遠之極: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於1935年5月的初試啼聲,在百代唱片公司錄音棚舉行。

《梁祝》協奏曲的世界首演可算是新中國音樂歷史的重要分水嶺。年輕作曲家何占豪(1933年出生)與陳鋼(1935年出生)代表上海音樂學院為建國十週年的奉獻轟動全國。這部作品當年在電台廣播,受廣大聽衆歡迎,被譽為反封建以及「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標志,過了一個甲子還是歷久不衰。小提琴獨奏部分曾經用上不同樂器替代,但楊雪霏所改編的選段版本呈現這個凄美愛情故事那些動人段落,感覺就像室内樂般親昵。二胡要比小提琴更加婉轉,更能夠為故事增添神采,猶如柔和的人聲那般傳情。
二・
中國的「文人」傳統,尤其是詩歌對於音樂影響之深,在兩首結他獨奏作品中表露無遺。

《春江花月夜》早在明朝廣傳(原名《夕陽簫鼓》,亦名《潯陽簫歌》)。到了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把原作改編為民族管弦樂曲,並引用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作為新標題。明月的意境剛好延續前一個章節。這個分為十個小段落的作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描述的風景包括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曡、洄瀾拍岸、橈鳴遠瀨等,充分表現長江下游那地靈人傑、豐腴優悠的生活。

《劍器》本為柳琴(外形似琵琶但略小)獨奏,創作動機源自杜甫唐詩《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是徐昌俊(1957年出生)的作品,結合現代演奏技巧並營造出多種音色。樂曲第一段落的幽怨旋律由輪指技法彈奏,平靜的段落被動感的效果打破,撥弄和聲更劃出舞劍的氣派,正如杜甫詩詞中「㸌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那種戲劇性。到了樂曲尾聲,輪指彈奏的優美旋律重現,猶如向公孫大娘這位女中豪傑致敬。

無論是哪一個國家與文化,精彩的舞曲都散發動力,輕快的節奏也配合律動。《阿拉伯舞曲》是佛蘭明高音樂中帶有北非元素的作品。西班牙古代用的卡斯蒂利亞語Zambra的含意,就是摩爾人熱鬧的聚會(摩爾人即在中古時期統治西班牙的,來自北非的穆斯林)。胡安•馬丁(1948年出生)在西班牙南部馬拉加出生,過去幾十年在英國定居並發展事業。《劍器》與《阿拉伯舞曲》有共同之處:不同段落具有强烈對比,樂曲進展讓觀衆感到精神煥發。兩部作品到了尾聲又恢復平靜,舞者在《阿拉伯舞曲》最後那優雅的姿態令我們更期待洋溢佛蘭明高風格的《節日》所帶來的熱鬧,讓人有手舞足蹈的衝動,充分表揚舞蹈音樂接地氣的原意。

在中場休息期間,不妨步出文化中心玻璃門,享受一下清新海風,細賞一下澳門這個具有中國與地中海氣息的地方。
三・
兩首結他獨奏作品貫穿天南地北。《中國素描》的曲目之中,《瑤族舞曲》追溯至粵北連南瑤族自治縣,《新疆幻想曲》則帶領我們攀山越嶺探索大西北的邊疆。新中國建立以後,音樂學院十分重視民歌為創作元素。學者與老師都推崇匈牙利作曲家兼民族音樂學家貝洛•巴托克(1881–1945)的榜樣:他畢生收集民謠素材,利用現代手法創作接近人民的音樂。

任職中央音樂學院的劉鐵山(1923年出生)於1951年在粵北採風後,創作《瑤族長鼓舞歌》。兩年後,茅沅把它改編為管弦樂《瑤族舞曲》,作品深受大衆愛戴,今天已是中國近代管弦樂的經典作品,在世界各地都曾演出。作品一開始時,緩慢的鼓聲預告村落節慶即將拉開帷幕。樂曲逐漸變得明快,跟中場之前那些舞曲所帶來的歡騰雀躍前呼後應。

《新疆幻想曲》來自楊雪霏的手筆,内含四首家傳戶曉的民歌。在西方古典音樂歷史中,《幻想曲》自16世紀開始流行,最初為魯特琴或鍵盤樂器獨奏,大多改編自聲樂曲目,讓愛好者可以在家中自娛。楊雪霏直接引用了四首新疆民謠,從序曲至過門更用上富有想像力的樂段,讓大家感覺到新疆多彩的人文生活與廣闊的天然地勢。
四・
在第四章節出現的,是結他與琵琶二重奏的作品。其實,這兩種樂器可以算是遠房親戚,隔著它們的只是地域與時間;三首作品都凸顯這兩個樂器的異同點。新加坡作曲家林億(1984年出生)改編的《梅花三弄》,源自古代文人雅士的傳統,是古琴名曲,最早出現在1495的《神奇秘譜》裡。這部作品更早期是洞簫曲,很有可能是首部讚美梅花的樂曲,歌頌梅花在中國文化裡抵得住嚴寒,保持著芬芳的高尚情操。這部作品的「三弄」寓意三次變奏。結他與琵琶都善用泛音,而改編版本讓兩個樂器建立對話,令作品生色不少。

楊雪霏特別改編貝洛•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把重點放在撥弦清脆的音色,回溯這位匈牙利作曲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特蘭西瓦尼亞一帶採風收集到的音樂素材。舞曲以及民樂旋律那種跨越國界的宇宙性——今天演出的樂器可謂中西合璧——提醒我們,音樂就是文化過濾後的聲音。世界各大洲之間相互聯係的千絲萬縷,數見不鮮。巴托克譜寫的調性與音階,跟亞洲民樂也很相近。

令人雀躍的是,林億的近期作品《佛蘭明高舞曲》是特別為這兩個樂器譜寫的原創作品,一方面向西班牙安達盧西亞音樂傳統致敬,同時也讓我們憶記早前聽過馬丁的作品。亞洲出生的作曲家創作根據西班牙民風的音樂也證明世界各國的音樂特徵在今天的“地球村”早已水乳交融。
尾聲
整場演出的高潮,就是三位演奏家「大團圓」合奏婁樹華(1907–1952)作品《漁舟唱晚》。婁氏是上世紀中葉一位出色的古箏演奏家,曾於1935年參加中國音樂旅行團到訪歐洲,把中國音樂傳統介紹到彼岸。他回國後接受任光的邀請,為百代唱片錄製唱片。《漁舟唱晚》改編自古曲《歸來去兮》,創作於1938–1939年,描述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的良辰美景。

祝願大家一個美好的晚上!
中、英文曲目簡介由李正欣博士提供
楊雪霏
古典結他
楊雪霏是當今活躍在國際舞台的頂尖古典結他演奏家之一。她是中國進入音樂學院學習結他並取得結他學士學位的第一人,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取得學院深造取得最高演奏文憑後定居於英國,並在歐洲各大音樂廳與音樂節中現身,成為在國際舞台成功開創職業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國結他演奏家。楊雪霏被BBC音樂雜誌評選為世界六位頂尖古典結他演奏家之一,是入選權威音樂雜誌《古典FM》「世界百位最佳音樂家」的兩位結他演奏家之一。她的演出足跡橫跨美洲、歐洲和亞洲50 多個國家,2015年起楊雪霏擔任長沙國際結他藝術節的藝術總監。
陸軼文
孫瑩
二胡
琵琶
二胡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青年二胡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弓弦學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二胡學會理事,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與文華獎的雙金獎獲得者。作為二胡藝術領域極具演奏實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領軍人物之一,陸軼文以獨奏家身份活躍於國內外音樂舞台,頻繁與國內外一線樂團、室內樂團體和獨奏家合作,演出足跡遍佈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南極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獲得各界高度讚譽,如潮好評。她的演奏技藝精湛、音樂表現自然流暢,舞台感染力強,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且擅於駕馭不同題材與體裁的作品。在其弓弦之間不僅能深刻感受到中國傳統音樂演奏技法與情愫傳遞,更能聽到包括她自己創作與改編的許多當代二胡新作,品味傳統與現代的交融。
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委員會委員,國家大劇院客座琵琶演奏員。200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李光華教授、樊薇教授,之後繼續深造。2012年起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在多部原創劇中擔任琵琶獨奏,曾與多個樂團及知名藝人合作。孫瑩近年來多次在唱片及電影、電視配樂中擔任琵琶錄製工作。2016至2018年在 CCTV 春節聯歡晚會中擔任琵琶獨奏,2018年作為琵琶獨奏錄製「韓國平昌冬奧會—中國八分鐘」。近年出訪南非、芬蘭、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個國家地區,不斷將中國傳統音樂以及琵琶的聲音帶到世界各地。
21 TITLEchi 2 10

綜合劇院  07.01.2023  星期六 20:00

為免影響觀眾及表演者,請關閉手提電話,以及任何會響鬧或發光裝置。同時,場內請勿飲食、攝影、錄影及錄音。多謝合作!
演出時間約為110分鐘,包括一節20分鐘中場休息。遲到人士須待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曲目

結他與二胡
任光:彩雲追月
陳鋼、何占豪:《梁祝》選段

結他獨奏
中國古曲 :春江花月夜
徐昌俊:劍器
胡安‧馬丁:阿拉伯舞曲
胡安‧馬丁:節日

中場休息

結他獨奏
劉鐵山、茅沅:瑤族舞曲
楊雪霏:新疆幻想曲

結他與琵琶
中國古曲,林億編配:梅花三弄
巴托克‧貝洛:羅馬尼亞民間舞曲
林億:佛蘭明高舞曲

結他、二胡與琵琶
婁樹華:漁舟唱晚
4
YANG name (1) LUtia SUIN
YANGredLONG
10 2 TITLEchiMOB
綜合劇院 07.01.2023
星期六 20:00
為免影響觀眾及表演者,請關閉手提電話,以及任何會響鬧或發光裝置。同時,場內請勿飲食、攝影、錄影及錄音。多謝合作!
演出時間約為110分鐘,包括一節20分鐘中場休息。遲到人士須待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YANG name (1) LUtia SUIN
曲目

結他與二胡
任光:彩雲追月
陳鋼、何占豪:《梁祝》選段

結他獨奏
中國古曲 :春江花月夜
徐昌俊:劍器
胡安‧馬丁:阿拉伯舞曲
胡安‧馬丁:節日

中場休息

結他獨奏
劉鐵山、茅沅:瑤族舞曲
楊雪霏:新疆幻想曲

結他與琵琶
中國古曲,林億編配:梅花三弄
巴托克‧貝洛:羅馬尼亞民間舞曲
林億:佛蘭明高舞曲

結他、二胡與琵琶
婁樹華:漁舟唱晚
2011xy4 - Neil MuirMOB
中國素描
這一場音樂會分為四個單元,再加上尾聲。原因很簡單:不同單元展現獨奏、二重奏(不同樂器組合),到了最後是三重奏。這樣的編排讓舞台監督的工作輕鬆得多,也方便音樂家出場入場。

與此同時,每一部分的順序也給我們游走東西方音樂世界的大好機會。或者「章節」這個詞匯更為恰當,因為每一章節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特點,敘述的内容也各有不同,彼此之間的多種關聯構成一個音樂宇宙的版圖。
一・
我們從中國出發,但是這兩首作品——任光的《彩雲追月》與陳鋼及何占豪合作的《梁祝》——的創作背景有很大的區別,讓我們察覺到1949年前後中國近代史的巨變。

任光(1900–1941)是上世紀開拓中國表演藝術行業的專業音樂人。他於1928年自巴黎畢業回上海,任職百代唱片公司節目部主任,負責歌曲創作及電影、戲劇配樂等工作,對於推動中國音樂發展不遺餘力。《彩雲追月》屬於改編作品(百代國樂隊所灌錄的唱片於1935年發行),原為著名廣東音樂曲調,在晚清時期已經流行。這首樂曲一開始的旋律(寬度超過一個八度)令人一聽難忘,現今的不同器樂版本備受歡迎,包括鋼琴獨奏、弦樂四重奏,當然也包括管弦樂。抗戰期間,任光加入新四軍,但在皖南事變中犧牲。但他早年提拔聶耳影響深遠之極: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於1935年5月的初試啼聲,在百代唱片公司錄音棚舉行。

《梁祝》協奏曲的世界首演可算是新中國音樂歷史的重要分水嶺。年輕作曲家何占豪(1933年出生)與陳鋼(1935年出生)代表上海音樂學院為建國十週年的奉獻轟動全國。這部作品當年在電台廣播,受廣大聽衆歡迎,被譽為反封建以及「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標志,過了一個甲子還是歷久不衰。小提琴獨奏部分曾經用上不同樂器替代,但楊雪霏所改編的選段版本呈現這個凄美愛情故事那些動人段落,感覺就像室内樂般親昵。二胡要比小提琴更加婉轉,更能夠為故事增添神采,猶如柔和的人聲那般傳情。
二・
中國的「文人」傳統,尤其是詩歌對於音樂影響之深,在兩首結他獨奏作品中表露無遺。

《春江花月夜》早在明朝廣傳(原名《夕陽簫鼓》,亦名《潯陽簫歌》)。到了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把原作改編為民族管弦樂曲,並引用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作為新標題。明月的意境剛好延續前一個章節。這個分為十個小段落的作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描述的風景包括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曡、洄瀾拍岸、橈鳴遠瀨等,充分表現長江下游那地靈人傑、豐腴優悠的生活。

《劍器》本為柳琴(外形似琵琶但略小)獨奏,創作動機源自杜甫唐詩《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是徐昌俊(1957年出生)的作品,結合現代演奏技巧並營造出多種音色。樂曲第一段落的幽怨旋律由輪指技法彈奏,平靜的段落被動感的效果打破,撥弄和聲更劃出舞劍的氣派,正如杜甫詩詞中「㸌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那種戲劇性。到了樂曲尾聲,輪指彈奏的優美旋律重現,猶如向公孫大娘這位女中豪傑致敬。

無論是哪一個國家與文化,精彩的舞曲都散發動力,輕快的節奏也配合律動。《阿拉伯舞曲》是佛蘭明高音樂中帶有北非元素的作品。西班牙古代用的卡斯蒂利亞語Zambra的含意,就是摩爾人熱鬧的聚會(摩爾人即在中古時期統治西班牙的,來自北非的穆斯林)。胡安•馬丁(1948年出生)在西班牙南部馬拉加出生,過去幾十年在英國定居並發展事業。《劍器》與《阿拉伯舞曲》有共同之處:不同段落具有强烈對比,樂曲進展讓觀衆感到精神煥發。兩部作品到了尾聲又恢復平靜,舞者在《阿拉伯舞曲》最後那優雅的姿態令我們更期待洋溢佛蘭明高風格的《節日》所帶來的熱鬧,讓人有手舞足蹈的衝動,充分表揚舞蹈音樂接地氣的原意。

在中場休息期間,不妨步出文化中心玻璃門,享受一下清新海風,細賞一下澳門這個具有中國與地中海氣息的地方。
三・
兩首結他獨奏作品貫穿天南地北。《中國素描》的曲目之中,《瑤族舞曲》追溯至粵北連南瑤族自治縣,《新疆幻想曲》則帶領我們攀山越嶺探索大西北的邊疆。新中國建立以後,音樂學院十分重視民歌為創作元素。學者與老師都推崇匈牙利作曲家兼民族音樂學家貝洛•巴托克(1881–1945)的榜樣:他畢生收集民謠素材,利用現代手法創作接近人民的音樂。

任職中央音樂學院的劉鐵山(1923年出生)於1951年在粵北採風後,創作《瑤族長鼓舞歌》。兩年後,茅沅把它改編為管弦樂《瑤族舞曲》,作品深受大衆愛戴,今天已是中國近代管弦樂的經典作品,在世界各地都曾演出。作品一開始時,緩慢的鼓聲預告村落節慶即將拉開帷幕。樂曲逐漸變得明快,跟中場之前那些舞曲所帶來的歡騰雀躍前呼後應。

《新疆幻想曲》來自楊雪霏的手筆,内含四首家傳戶曉的民歌。在西方古典音樂歷史中,《幻想曲》自16世紀開始流行,最初為魯特琴或鍵盤樂器獨奏,大多改編自聲樂曲目,讓愛好者可以在家中自娛。楊雪霏直接引用了四首新疆民謠,從序曲至過門更用上富有想像力的樂段,讓大家感覺到新疆多彩的人文生活與廣闊的天然地勢。
四・
在第四章節出現的,是結他與琵琶二重奏的作品。其實,這兩種樂器可以算是遠房親戚,隔著它們的只是地域與時間;三首作品都凸顯這兩個樂器的異同點。新加坡作曲家林億(1984年出生)改編的《梅花三弄》,源自古代文人雅士的傳統,是古琴名曲,最早出現在1495的《神奇秘譜》裡。這部作品更早期是洞簫曲,很有可能是首部讚美梅花的樂曲,歌頌梅花在中國文化裡抵得住嚴寒,保持著芬芳的高尚情操。這部作品的「三弄」寓意三次變奏。結他與琵琶都善用泛音,而改編版本讓兩個樂器建立對話,令作品生色不少。

楊雪霏特別改編貝洛•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把重點放在撥弦清脆的音色,回溯這位匈牙利作曲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特蘭西瓦尼亞一帶採風收集到的音樂素材。舞曲以及民樂旋律那種跨越國界的宇宙性——今天演出的樂器可謂中西合璧——提醒我們,音樂就是文化過濾後的聲音。世界各大洲之間相互聯係的千絲萬縷,數見不鮮。巴托克譜寫的調性與音階,跟亞洲民樂也很相近。

令人雀躍的是,林億的近期作品《佛蘭明高舞曲》是特別為這兩個樂器譜寫的原創作品,一方面向西班牙安達盧西亞音樂傳統致敬,同時也讓我們憶記早前聽過馬丁的作品。亞洲出生的作曲家創作根據西班牙民風的音樂也證明世界各國的音樂特徵在今天的“地球村”早已水乳交融。
尾聲
整場演出的高潮,就是三位演奏家「大團圓」合奏婁樹華(1907–1952)作品《漁舟唱晚》。婁氏是上世紀中葉一位出色的古箏演奏家,曾於1935年參加中國音樂旅行團到訪歐洲,把中國音樂傳統介紹到彼岸。他回國後接受任光的邀請,為百代唱片錄製唱片。《漁舟唱晚》改編自古曲《歸來去兮》,創作於1938–1939年,描述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的良辰美景。

祝願大家一個美好的晚上!
中、英文曲目簡介由李正欣博士提供
楊雪霏
古典結他
楊雪霏是當今活躍在國際舞台的頂尖古典結他演奏家之一。她是中國進入音樂學院學習結他並取得結他學士學位的第一人,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取得學院深造取得最高演奏文憑後定居於英國,並在歐洲各大音樂廳與音樂節中現身,成為在國際舞台成功開創職業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國結他演奏家。楊雪霏被BBC音樂雜誌評選為世界六位頂尖古典結他演奏家之一,是入選權威音樂雜誌《古典FM》「世界百位最佳音樂家」的兩位結他演奏家之一。她的演出足跡橫跨美洲、歐洲和亞洲50 多個國家,2015年起楊雪霏擔任長沙國際結他藝術節的藝術總監。
陸軼文
二胡
二胡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青年二胡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弓弦學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二胡學會理事,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與文華獎的雙金獎獲得者。作為二胡藝術領域極具演奏實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領軍人物之一,陸軼文以獨奏家身份活躍於國內外音樂舞台,頻繁與國內外一線樂團、室內樂團體和獨奏家合作,演出足跡遍佈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南極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獲得各界高度讚譽,如潮好評。她的演奏技藝精湛、音樂表現自然流暢,舞台感染力強,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且擅於駕馭不同題材與體裁的作品。在其弓弦之間不僅能深刻感受到中國傳統音樂演奏技法與情愫傳遞,更能聽到包括她自己創作與改編的許多當代二胡新作,品味傳統與現代的交融。
孫瑩
琵琶
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委員會委員,國家大劇院客座琵琶演奏員。200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李光華教授、樊薇教授,之後繼續深造。2012年起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在多部原創劇中擔任琵琶獨奏,曾與多個樂團及知名藝人合作。孫瑩近年來多次在唱片及電影、電視配樂中擔任琵琶錄製工作。2016至2018年在 CCTV 春節聯歡晚會中擔任琵琶獨奏,2018年作為琵琶獨奏錄製「韓國平昌冬奧會—中國八分鐘」。近年出訪南非、芬蘭、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個國家地區,不斷將中國傳統音樂以及琵琶的聲音帶到世界各地。
21MOB 4MOB 2011xy6 - Neil MuirMOB